感动荆楚的民办教育工作者风采之三丨陶锋——让幸福之光照耀奋进征程
陶锋担任麻城市华英学校校长五年以来,始终把成就幸福学子、成就幸福教师、创建幸福华英作为任职的追求,不断用自己的示范引领作用感染师生,用自己永不停息的追求拉动学校发展。华英学校每年有近300名学生进入黄冈中学、麻城一中等省级示范高中,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中国艺术特长生市一级人才基地”、“全国特色教育品牌学校”、“全国课堂教学先进单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先进集体”、“经典诵读特色学校”、“书法教育特色学校”、“湖北省五星级民办学校”、“黄冈市文明单位”等殊荣。2020年1月,陶锋被评为全省“感动荆楚的民办教育工作者”。 聚焦立德树人 成就幸福学子 全面描绘学生幸福成长蓝图,不断丰富“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内涵。学校实施 “五大工程”、81个好习惯、“六大途径”、制定《华英学生幸福路线图》,描绘 “十幅蓝图”,定位“三格五能”成长路线,努力实现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全方位领袖能力、身心锻炼调适能力、审美艺术能力的快乐提升。 培育核心素养,打造华英导学课堂。“紧扣一个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提高四个有效性”,“创建五大乐园”。坚持给师生减负增效,坚持给素质教育加油,各学科形成了具有华英特色的导学稿编写体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学理念先进的青年教师和乐学会学的优秀学生。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发文化艺术课程资源。学校设置了舞蹈、声乐、书法、足球等10余门必修课,开设舞龙舞狮、国学讲坛等25门文化类39项体艺类特色选修课,组建课程超市,让学生自主选择。成立拉丁舞团、乒坛协会等25个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打破年级界限,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校园足球队、田径队、乒乓球队、文艺社团多次参加省市举办的竞赛,成绩斐然。 传承红色基因,拓展育人新途径。学校将“我和我的祖国”作为德育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利用每日电视课堂时间,组织全校师生观看建国七十周年系列纪录片。学校党支部安排全体党员跟踪八九年级的团员同学,每周一次谈话,每月评选一次优秀党团小组。七年级举行少先队建队仪式,班主任担任本班少先队辅导员,深入开展少先队工作。每周开设学生讲坛,学生独特的视觉、活跃的思想让讲坛成为学生的最爱。 开发游学课程,厚植爱国情怀。依托麻城自然资源、文化遗产、红色教育基地,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打造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双休日指导学生到乡村社区、工厂工地、家乡故园、栗乡菊乡参观调查,感受麻城魅力。每年暑假,带领学生开展游学活动。
打造学习型校园 成就幸福教师 陶锋把保障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当作工作的重心,引导广大教师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领导带头学习,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陶锋坚持每月阅读三本书籍,开设校长讲坛,与老师和学生交流阅读收获。每月向全校教师推荐一部书籍,建立阅读激励机制,设立“优秀读者”奖,引导教师阅读教育专著、文学名著、习近平理论。组织党员教师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自学写心得,互学作交流,集中作宣讲。 走进革命圣地,接受革命洗礼。学校利用暑假时间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认真聆听毛泽东革命故事,诵读毛泽东诗词,感受革命豪情,重温入党誓词。 请专家进名校,为学校发展谋良策。陶锋带领学校管理团队走进北京十一学校学习分布式管理,走进武汉外校美加分校请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走进湖北恩施清江外国语学校学习地方特色文化传承。邀请北京华樾教育集团的专家来校进行为期两天的“语文主题阅读”专题讲座,请湖北省名师、监利弘源学校的徐国喜校长和李方模主任来校主讲示范课。 学典型树榜样,让崇优成为一种常态。组织教师集中观看从麻城护儿山走出的全国模范教师成芳为原型的《护儿山上护儿人》专题片,学习成芳坚守山村三十三载、做偏远教学点的一棵树的不平凡的坚守精神,对事业的执着奉献精神。聆听邹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感受邹倩同志不忘初心、爱孤助残的动人故事。教师节前夕,组织全体师生写教师节感言,利用学校广播台播送;由学生评选“最美华英教师”,把学生的推荐语在校园电视节目中直播,让全校形成尚优崇先的氛围。
锻造服务型团队 成就幸福华英 陶锋始终把“让全体教师体面而幸福地生活,让华英学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作为工作方向,以充分服务师生为目标,努力锻造一支服务型管理团队。 为解决师生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放学校微机室,星期六让留守孩子与父母视屏,享受亲情温暖。党员教师跟踪承包单亲家庭子女,交心谈心,心理疏导,生活关注,让他们不再孤单。改善学生公寓条件,让远道来校执教的教师生活有保障。 学校注重奖励培优辅差工作实绩突出的教师,让每一位教师随时关注所承包学生的思想、心理、习惯、学习等情况,班主任家长化、科任教师班主任化。学校更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开设心理辅导课,聘请心理学研究生任专职教师,开设心理保健室,为心理困惑的学生答疑解难,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实施“让人人感受到被赏识的快乐”阳光评价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实现自定的目标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全体党员不断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细化服务社会、回馈社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准确把脉贫困家庭,不断开辟贫困家庭永久脱贫新路径,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启动“党员进农户”、认领困难群众“微心愿”活动。向扶贫点八大畈村贫困家庭征集“微心愿”,一个微心愿亮出来,就有一名党员来认领。如今,该村六名困难家庭妇女被华英学校聘为食堂员工、清洁工,八大畈的蔬菜直接送华英食堂,鸡蛋不再愁销,所有困难户的留守孩子也不再为课业发愁。 (秘书处、麻城市华英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