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董事长联席会讨论分类管理的挑战与机遇
民教之声 2019年1月29日 从2018年到现在,民办教育行业迎来了一个充满“变与不变”的挑战机遇并存的现状。尤其是在“分类管理”政策实施越来越近的现在,民办学校举办者的心态多元化十分明显,如何加强理解和认识,做好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的准备,1月26日—27日,第五期全国民办学校董事长联席会于安徽合肥举办,来自全国50多位专家学者及民办学校董事长参会。 第五期全国民办学校董事长联席会由全国民办学校董事长联席会、中国民办学校管理论坛、晟华国际教育共同举办,为期两天,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民办教育分会副会长、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马学雷主持。 有关教育政策权威专家、教育法律权威专家、教育税务权威专家和教育实体运营管理专家在会议上进行了专题分享和问答讨论,全体民办学校董事长一起进行了热烈充分的探讨与交流,就民办教育行业的现状及新法新政下的变革作了深入探讨。 对民办教育行业而言,新法新政的出台和实施有着极大的影响。如何正确理解政策初衷,如何在新法新政及趋势倡导下做好民办教育事业?与会的政策专家从民办教育新法新政的教育理论指导、人才培养要求、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条件保障等方面,分别作了阐述。 “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明确了这个问题,我们就能围绕这个中心,将政策与方向结合起来,把民办教育真正做好。”,民办教育行业只有牢牢把握教育的目标,才有可能真正从行业角度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新政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面临重大抉择——义务教育阶段外的部分需进行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分类,而最终选择的作出需要从哪些方面加以考量? 著名教育法律专家、上海行仕律师事务所首席业务顾问李春光就新政背景下K12学校的法律实务做了精彩分析。 “在分类选择上,主要还是要根据法律要求和地方政策,从法律允许、地方政府支持、资产结构、竞争力、风险意识等方面综合考量。”李春光表示,在选择和发展规划上,“其实最终还是要回到教育举办者的初心上来。” 他也希望民办教育行业,“趁势而为,以分类促建设,在公开、公平、公允的前提下,民办教育行业将能抓住这一机遇,为未来发展作更好的规划。” 实施分类管理后,税务方面会有何不同变化? 中税科信集团高级合伙人、“慧算账”平台联合创始人、清华经管商业模式实验室副主任王葆青介绍了国家的税收征管环境,并对实行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后的税收政策进行了详细梳理。 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方面,王葆青对不同主体不同行为在计税方法、征收率上都作了分析,、“民办学校在考虑选择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分类上,税务方面并不是关键因素。” 王葆青表示,民办学校与其他企业一样,在合法合规经营和运营的前提条件下,无论是如何选择分类,都有相应的对照标准。 作为一名管理专家,北京至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咨询师邱清荣认为,在民办学校里,最重要的资源不是人才,而是团队。而针对民办学校团队建设中的不足,他也提出了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股权激励与事业合伙制”。 以实例为引,邱清荣从对股权的基本认识、股权激励的概念和本质、收益方式、目标(六定)、作用、考核、兑现等方面作了一一说明。 “激励手段中,合伙人制是股权激励的最高层次。”邱清荣表示,股权激励的目标,是使激励对象对企业整体和长远利益更为努力地付出,从而形成一个“梦想驱动、激情四射、矢志不渝、奋力拼搏、业绩卓越的顶级团队。” 关于民办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河南信合教育集团总经理许志国以《新时代民办中小学的发展和展望》为题,通过对国家政策的回顾和解读对民办教育的未来做了科学预判。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教育需求的转变,使民办学校的发展方向向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教育需求发展。民办教育现在已经进入提升品质、提高品位、创新业态、打造品牌的时期。” 许志国表示,现在民办教育已经从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始于善,兴于爱,达于真,办教育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民办中小学校的投资人和举办者,一定要调整心态,转变角色,办学者首先是教育者,其次才是创业者、经营者。” 格瑞教育集团副董事长郭金习和咸阳秦宝中学董事长刘宇则分别从民办学校的危机管理角度和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方面对学校的日常管理进行了经验介绍和交流。 “我们要想清楚,我们办学的初心是什么,首先需要把这个问题明确好。”郭金习表示,不忘初心,目光长远,以公益为前提,做好学校管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都会实现。 真材实料,详尽全面。 在政策解析与经验交流环节,嘉宾们分享的内容调研充分,总结精辟,贴合实际,与参会者积极互动,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干货满满,不仅翔实直观,更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会议的中间环节,参会者们还进行了深入而充分的交流,就民办教育行业目前面临的形势、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个体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相互探讨,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在一天半的会议中,与会者收获颇多。 “多听多交流,对于目前阶段来说其实是最好的寻求未来发展方向的方式。”本次参会的一位校长表示,只有清晰全面地对新法新政有明确和正确的认识,才能更有信心抓住大好机遇。 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在署名文章《中国教育:波澜壮阔四十年》中指出,“从1993年提出‘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16字方针,到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确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等法律地位,再到2016年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首次允许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国家不断调整完善政策举措,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里,这一行业面临着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迎面了巨大的机遇。”马学雷表示,方向明确,鼓足干劲,与公办教育一起,将教育事业达成“人民满意的教育”,也是民办教育行业的共同理想。 |